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下列关于“四个自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B、“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的提出,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中国为主体并注重从总体性这一内在属性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造
C、“文化自信”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的
D、“四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正确答案:D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十六届六中全会
B、十七大
C、十七届六中全会
D、十八大
正确答案:D
3、(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A、爱国主义
B、八荣八耻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答案:D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 )。(多选题)
A、包容性
B、民族性
C、引领性
D、崇高性
正确答案:A、B、C、D
5、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多选题)
A、指明了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
B、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C、提供了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D、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正确答案:A、B、C、D
6、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贵的思想资源。这包括以下理念。( )(多选题)
A、重和谐
B、重伦理
C、重民本
D、重爱国
正确答案:A、B、C、D
7、( )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倡导“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正确答案:A
8、(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正确答案:B
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哪些原则,( )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
B、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
C、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
正确答案:A
10、刘云山强调,( )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A、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正确答案:A
1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重大。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制度取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定向导航作用
B、从制度整合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决定走向的功能
C、从制度评价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评价判断功效
D、从制度修正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调节规范效果
正确答案:B
12、“三个倡导”明确了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揭示( )的精神内核和根本理念。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正确答案:D
1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包括( )。
①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倡导美丽、自信、平和、包容
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④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B
14、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 )文明的重要标志。
A、物质
B、精神
C、政治
D、生态
正确答案:C
15、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价值在于( )。(多选题)
A、社会公正是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
B、维护社会公正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杠杆
C、社会公正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结构
D、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
正确答案:A、B、C
16、社会公德的内容不包括(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邻里团结
D、遵纪守法
正确答案:C
17、陶行知先生认为:“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要本。”梁启超也指出:“断无私德浊下,公德可以袭取者。”由此可见( )。(多选题)
A、私德涵养对于公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我们应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C、私德的过分发达必然导致公德的弱化
D、个人品德提高了,就可以“内德于己,外德于人”,促进社会道德进步
正确答案:A、B、D
18、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以( )、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让一切善举竞相涌现。
A、奉献、友爱、互助
B、团结、互助、奉献
C、互助、友爱、团结
D、奉献、团结、友善
正确答案:A
19、近年来,我国加大在海外举办( )学院、文化交流中心和文艺演出、艺术活动等,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A、马列
B、孔子
C、英语
D、汉语
正确答案:B
20、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 ),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多选题)
A、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B、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C、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D、身体力行大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全社会去
正确答案:A、B、C、D
21、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 )建设的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生态文明
正确答案:C
22、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A、基础
B、精髓
C、灵魂
D、依据
正确答案:C
23、习近平总书记( )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A、2014
B、2015
C、2016
D、2017
正确答案:A
二、科学素质的内涵与外延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 )的阶段性目标。
A、2040年
B、2020年
C、2050年
D、2060年
正确答案:B
2、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什么,( )
A、发展卫生体育事业,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D、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正确答案:D
3、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根本途径是( )。
A、科学技术教育的传播和普及
B、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C、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D、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正确答案:A
4、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道路,这种工作机制不包括( )。
A、政府推动
B、教育从娃娃抓起
C、全社会广泛参与
D、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正确答案:B
5、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方式不包含( )。
A、分阶段实施,建立监测评估体系
B、利用信息化、协同化、国际化的手段
C、实施基础工程,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能力
D、突出重点群体,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正确答案:B
6、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的五大重点人群为( )。
A、教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农民、社区居民
B、青少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农民、社区居民
C、自由择业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农民、社区居民
D、青少年、新居民、城镇劳动者、农民、社区居民
正确答案:B
7、科学素质的基础是( )。
A、科学知识
B、科学价值
C、科学态度
D、科学精神
正确答案:A
8、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宗旨不包括( )。
A、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B、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C、为实现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服务
D、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正确答案:C
9、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节约型
B、民主法制
C、创新型
D、科技型
正确答案:C
10、2019年5月30日是第三个“(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当日在京宣布,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正式启动,其中包括三年计划培养400万“新农民”。
A、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B、中国科协会员日
C、公众科学日
D、世界和平与发展科学日
正确答案:A
11、近年来,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谣言,以伪科学为包装,让人真假难辨。比如,吃微波炉辐射的食物损害健康、不良商家用黑色塑料袋制作紫菜。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认为,提高( )能起到谣言“粉碎机”的作用。
A、公民道德修养
B、民族精神
C、公众科学素质
D、社会主义荣辱观
正确答案:C
12、“全民参与”是指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 )的良好风尚。
A、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
C、崇尚科学、鼓励创新
D、科学自由
正确答案:A
13、发展基础科普设施,在一些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 )”的形式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A、流动博物馆
B、流动科技馆
C、活动博物馆
D、活动科技馆
正确答案:B
14、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 ),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A、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B、共产主义信念
C、科学思想
D、科学理想
正确答案:C
15、科普是(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A、商业行为
B、公益事业
C、社会福利事业
D、强制行为
正确答案:B
16、2018年9月17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高度评价了增强公众科学素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 )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A、学科学、用科学
B、讲科学、爱科学